注册
  • 中国科技网欢迎您!

推荐:进入人工智能行业有哪些方法?全面适配鸿蒙系统!AnyCha英特尔11代酷睿i7处理器好评

主页 > 中国科技网 > 资讯 > 正文
>

进入人工智能行业有哪些方法?

[提要]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做为普通人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大多还都局限于它的应用形态展现上,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聊天、自动驾驶等,但是对于一些有想...

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做为普通人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大多还都局限于它的应用形态展现上,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聊天、自动驾驶等,但是对于一些有想法或者有理想的人来说,已经开始研究人工智能的行业发展,以及怎么从人工智能的行业发展中提升自己的价值,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一、国内AI人才现状

由于国内高校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正式开始于2018年的大学招生,所以最近一批毕业的学生应该是在2022年。姑且不说这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战能力如何,就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供需比而言,就算是这批学生全部就业,也很难一下解决国内人工智能人才长期匮乏的局面。

根据国家工信部2020年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人工智能行业的技术人才供需比极低,尤其是智能语音与计算机视觉方向,供需比仅有0.08、0.09,这说明当企业需要100个人才的时候,市场只能提供8个、9个人才,人才稀缺度可见一斑。

1407_8ee539a937a6a5f2adbe02f56b7b7989.png

从各地区对AI产业人才的需求与AI产业人才对各地区的意向度来看,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人才的意向度也不小,但是总体来看,这两个地区对于AI人才的需求量要大于AI人才对这两个地区的意向度,这说明要找AI相关的工作,去这两个地区是比较合适的,至少你的工作机会将大于竞争压力。而粤港澳地区、川渝地区、以及其他地区整体都是人才的意向度要高于地区的企业需求度,对于这些地区工作的AI人才来说,竞争压力要稍大一些,但是由于国内整体的AI人才缺口很大,所以虽然有一些竞争压力,但是找到工作还是可以的,只是在薪资的性价比上可能就没有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高了。

1407_0fde1bcd8ca3fbe5114553e8369bfa40.png

二、市场对AI人才需求的变化

在前几年的时候,国内市场对AI行业发展的认知还没有现在这么清晰,对于AI技术人才的技术甄别也没有太好的一些方法。据成都深度智谷科技的CEO成江表示,早在2018年以前,国内的人工智能行业还处于野蛮生长期,由于当时国内很多初创AI企业都是做传统互联网转型,或者其他行业的转型过来的居多,所以很多初创企业在招聘相关的AI技术人才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经验和方法,基本上大多数都是唯学历、唯经验(实际上经验是可以杜撰的),这就导致了非计科系985、211不用,非理工科硕博不用。

当时有些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技术的AI人才,连自己都是不清楚的。有些企业甚至已经拿下一些项目了,还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只能从硬性指标上下手招人了,至于招到的人实际技术怎么样,企业内部也没有能拍板决定的人。这主要是当时硬件能力和大数据的发展已经为人工智能带来了一些落地应用,尤其是图像视觉领域的应用,让很多人看到了庞大的市场商机,并且快速地投入了进来,但是进来后才发现AI人才极度稀缺,小企业根本很难招到人,就算有一个真正的懂AI技术的人才来公司应聘工作,公司的技术也需要在AI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才行,否则,面试官和求职者基本聊都聊不到一起去。

行业里的大企业还能从国外引进高端人才,而有些中小企业与财大气粗的头部企业不能相比,承担不起年薪百万的海归人才,只能在国内市场寻找合适的人才,加上有些企业的技术负责人自己都不是搞AI的,在招人上基本就是凭经验,看学历。

近几年,经过市场的教育和行业的发展,从市场对AI产业人才的需求变化来看,整体趋向于理性,不再是以前的唯学历是从了,企业最终需要的还是能够拿下活的人,而不是拿着一纸文凭干不了活的人。成都深度智谷科技CEO成江表示,经过了这三年的技术沉淀,当时的一些AI企业都经历了很多波折,有些已经在行业里属于龙头型企业,而有些企业则已销声匿迹。而不管是以前活下来的企业,还是现在新创立的有些企业,在用人上,变得越来越务实了,求职者能以最低的工资完成企业的工作才是企业优先选人招人的标准,而有同样技术的硕士生要比本科生的工资高不少,博士就更不用说了,除非工作任务确实需要硕士学历的知识才能完成,否则一些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的考虑下,一般不会要求太高的学历。所以我们看到BOSS直聘、拉钩等互联网招聘平台上对于AI人才的招聘条件,大部分都把学历降到了本科,甚至有些还是大专。

1407_30a058dd9df5c3da7052230ac429018a.png

很多不懂AI的人总以为搞AI必须要硕士博士才行,实际上由于现在深度学习和一些常用的框架的流行(比如Google的TensorFlow,Facebook的PyTorch,百度的PaddlePaddle等),早已经大大的降低了学习AI技术的门槛,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总以为搞AI的,都是天天在搞数学,推导公式,实际上只是更高级的程序编写而已,不同于普通编程的区别在于AI编程需要更多的思考,想得多,写的少。

另外,深度智谷科技的CEO成江还表示,企业在实际的商业项目中,不同的任务对技术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AI技术而言,不论是本科还是硕士、博士,只要在上学或工作期间研究过AI 相关的技术,其实都没有太大差别,除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初期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对于他们任何人而言,AI都是一门新技术,都需要从头来学习。以前在培训机构的AI课堂上,有本科、有硕士、有博士,大家都是来学习新知识的,所以不存在谁的优势更大,真正比的是学员的学习能力和进取心。

根据国家工信部2020年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来看,企业的招聘条件基本还是以本科为主,其次是硕士。本科学历在几个AI相关的岗位中占比都是最大的,就连要求最为苛刻的AI算法岗,本科的比例也是最高的。

1407_56daea7d6b6980d5e77f16065a5d4f45.png

三、国内AI人才的培养途径

目前国内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以大学和培训机构为主。大学的优势是有四年的时间来慢慢学习消化,能够将基础打得扎实一些,正所谓厚积薄发,修炼的是内功底子,还能够获得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证,在以后的求职中要比以前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更有优势。但是也有一些劣势,实际上对比一下很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中,有大部分出来后还需要在培训机构继续培训才能在企业正常工作,这并不是说大学的专业学了没有用,恰恰相反,上大学让学生学到了很多底层基础的理论知识,这是外面的培训机构在短期内很难做到的。

但也就是因为大学里太注重理论基础了,反而让学生出来后到企业求职的时候,发现自己实践项目能力不够,从而无法获得一些好的求职机会。所以大学毕业后到培训机构的学生,并不是因为没有学好,他们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这就好比大学四年都在练内功,到培训机构是学习招式步法。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发出最大的威力。

培训机构的优势是实际项目操作上,这一点上是大学永远无法相比的,培训机构可以随时根据行业新技术的发展而增加相应的实际操作项目,以提高学员的就业竞争力,而大学的课程不是说变就变的,大学的课程要涉及到课程改革的,这是一件很漫长又复杂的事情,牵扯到了太多的利害关系,这也导致了大学的课程在实际应用项目上往往要比行业技术滞后4到10年。虽然大学毕业的学生在理论上是非常扎实的,但是在实战项目上却没有培训班出来的学员更有优势,而企业用人,看重的就是项目实战能力。

据成都深度智谷科技AI教育部门的马老师表示,培训机构与大学教育的教学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导致了最终结果的差异。大学毕业生往往理论比较扎实,知识广泛程度较高,但是刚到企业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弱,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正式进入项目研发团队。而培训机构短期内高强度集训出来的学员,在动手能力上整体要比大学毕业好,开始进入企业后,往往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由于培训班的目的主要以就业为主,所以导致了学员的知识体系普遍较窄,发展的方向也较为单一,想要有更大的突破,则需要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逐步打牢理论基础,多涉猎一些相关的技术知识。

除了上大学和培训机构,进入AI行业,还有一些其他方法,比如自学、找人带等等,但是在效率上就不能同日而语了,毕竟人工智能是一门发展了六十多年的多重学科交叉的一门技术。如果从零起步自学成才,不敢说绝对不会成功,就算经历了千辛万苦,学到了一些东西,也是不敢保证是学能致用的,因为自学往往是缺少实战项目经验的,毕竟是无法体会的到大学的教学实验环境和培训机构的商业实战项目环境的优势的。

大部分自学成才的人,都是极具相关领域的天赋,加上一个相对理想宽松的学习环境,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所以说如果只是为了兴趣,而不是为了找工作,那么自学是较好的选择之一,如果是为了工作,提升技能,改善当前的生活状况,那么时间就不能太久,而自学是最花费时间的,在单位时间收益上是最低的。

当然如果能够找到高手带自己,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高手本来就少,怎么就会是你的身边人呢?这种概率很小。就算身边有高手,他也未必会带你,除非对方是你的亲兄弟姐妹。否则,以人家的时间成本来计算,就算你愿意支付人家学费,人家也未必会带你。所以尽量不要去赌小概率的事件。

四、未来AI人才的发展

随着AI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国内AI人才的整体水平也将越来越高。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 AI行业需要的将是更加细分化的专业人才,另外,AI人才的需求缺口也随着大学AI相关专业的毕业学生以及培训机构的毕业学员的填补,而得到一定的补充,但是随着AI与各行各业更深入地渗透和结合,AI的商业市场也会越来越大,有更多的初创AI公司加入进来,所以AI技术人才在未来的10-20年之内基本都是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

从政策方向来看,国家对于AI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从近期不断有高校获批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就可以看出。国务院及各大部委几乎每个月都会召开发布关于人工智能行业或者与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发展报告和计划,这些相关的计划都是需要AI技术人才去完成的。

如果条件允许,还有选择,那么加入人工智能行业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还有机会能够选择读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那么将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如果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那么找一家好的培训机构学习也将是不错的选择。

编辑:deep man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旗龙网
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02-2019 中国科技网 版权所有 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