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中国科技网欢迎您!

推荐:柳工中恒:布局绿色未来,从新能天维信通CBC Tech和Br三优生物智能超万亿分子发现平台

主页 > 中国科技网 > 资讯 > 正文
>

柳工中恒:布局绿色未来,从新能源变革引领到行业服务标杆

[提要]...

如今的新能源浪潮正席卷全球,作为这一趋势的先行者,柳工中恒以稳健的发展模式和创新驱动的精神为核心,走出了一条引领行业发展的绿色路径。从成立至今,这家依托国企优势的企业,不仅在新能源设备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更通过一站式运力服务模式和全流程管理理念,开辟了绿色智慧运营的新局面。

从设备到解决方案,搭建绿色转型的桥梁

柳工中恒不仅是新能源设备的提供者,更是企业绿色升级的“智囊团”。在董事长张冲的领导下,柳工中恒开创了“一站式运力承包”模式,为客户从设备采购到调度、到运力管理的一整条服务链提供了高效且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创新服务模式,企业不仅大幅减轻了资源投入,还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扎实一步。



与此同时,其“全流程搅拌站服务管理”,以整合设计规划、设备安装调试,再到运营管理等环节的资源,帮助客户解决了诸多痛点。这一从“源头到终端”的服务渗透模式,为企业的绿色生产与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大项目频频亮相,实战中验证实力

柳工中恒的行业领先地位,离不开项目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成果。近两年间,公司频频中标国家和重点企业的大型项目,为多个关键领域注入新能源应用的新动能:

• 2023年中标中冶集团泸丘高速3号标段和中交集团贵安高速14号标段的混凝土搅拌站,从规划到运行,以全链条管理助力工程顺利进行,为高速公路的绿色基建树立了优秀样板。

2024年厦门路桥商砼场景,公司提供了高达110台新能源装载机设备,以电动设备的高效节能特点优化了建设工地的运营效率。



西藏那曲109国道矿山开发项目,柳工中恒在这片高海拔、地理条件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克服重重挑战,最终成功完成6个矿点挂牌摘牌工作,并计划投入100台新能源设备,打开了高原工程绿色智慧运营的可能。



与京能集团及潞安集团合作的煤炭与电力项目,通过电动矿用装载机替代传统柴油设备,展示了新能源技术的巨大应用潜力。

未来的绿色能源市场,也将看到柳工中恒更坚定的步伐:巨龙铜矿、中建西部建设的项目已陆续进入规划与实施阶段,而更多涉及新能源设备替代与绿色友好施工的项目已在密集布局。

新能源汽车的坚实实践者,也在为行业树立标杆

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柳工中恒在西藏、青海等复杂地理环境的项目实践中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实力。以西藏那曲109国道项目为例,这里高海拔的缺氧条件一直是掣肘现代化施工的一大难题。但通过投入电动装载机、电动挖掘机等新能源设备,柳工中恒不仅有效缓解了传统设备因缺氧导致功率下降的技术难题,还通过环保设备的降噪、减排特性,为工程效率和环境友好度加分。此外,公司培养出的高水平车组团队,也是实现全面绿色施工的中坚力量。

这一系列成果,不仅是柳工中恒在新能源转型中的里程碑,更印证着其不同凡响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投放效率。

张冲:让绿色发展成为企业的灵魂

在张冲董事长的带领下,柳工中恒树立了“技术与绿色并重、服务与创新协同”的核心理念。他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于前沿技术的研发与部署,还需要关注人的成长和客户的目标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凝聚团队的力量,并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不断开拓新的服务模式,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先机。



柳工中恒不仅致力于为行业提供绿色设备和服务,更希望通过实际行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生态转型。张冲的目标十分明确:让柳工中恒成为新能源智慧运力平台的领导者,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可量化的绿色价值。

更广市场布局,2025年见证新飞跃

展望未来,以张冲为首的领导团队计划进一步拓展柳工中恒的市场布局,尤其在国家战略性重大工程的参与上,将走得更深、更远。同时,与京能集团、厦门路桥等核心合作伙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为构建低碳、数字化、智慧运营的建筑产业链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设备到理念,从技术到服务,柳工中恒正以坚实的步伐和领先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在新能源智慧运力的赛道中跑出了属于自己的加速度。丰硕成果已非偶然,而未来,我们还将看到它从实践中迎来更耀眼的收获与突破。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02-2019 中国科技网 版权所有 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 浙ICP备2023016433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