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阅读: 2021-04-08 16:41:06
近年来,智慧城市更为广阔的数据规模、愈发频繁的数据共享与交换,以及不断扩大的威胁暴露面,使得城市面临着携带更多不确定性的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新挑战。而这一趋势从英国地铁营销系统和加拿大温哥华公共交通机构TransLink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12月先后遭受的网络钓鱼攻击和勒索软件攻击事件中,即可窥探一二。其中,TransLink受勒索软件影响运营瘫痪长达两天。而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ISACA)“2019年,有71%和70%的能源、通信基础设施曾遭受过网络攻击”的报告数据更是为此趋势提供了有力佐证。
“长期以来,智慧城市重建设发展、轻安全防护,密码使用不充分、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前,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霍炜就曾公开表达过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担忧。
在“量子产业拓荒牛”、九州量子创始人郑韶辉看来,当前安全技术问题丛生,新型智慧城市需与密码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更安全、更便捷、更协同,而以量子密码为关键的“混合量子加密技术”将成为主流。作为全球量子技术产业化早期的推动者和坚定的执行者,郑韶辉曾先后投资安徽国盾量子、浙江九州量子、瑞士IDQ等量子领域拥有关键技术的旗帜企业,并积极推动量子加密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混合量子加密是量子加密与传统加密的融合,并由此催生出量子密钥云、量子改造产品等一系列混合量子加密产品。它有诸多优势。比如密钥随机性比传统密码好,受攻击可感知;抗量子计算、安全等级高;统一规范、降低管理成本;网络改造成本低、与现有产品融合度高;关键技术自主可信,是当之无愧的“卡脖子”技术。”郑韶辉说,“通过混合量子加密与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才能将新型智慧城市真正打造成安全之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