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阅读: 2021-08-11 14:40:05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中医四诊仪列装我国空间站中,“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的高速发展,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推动中医药走向现代化、产业化的新可能。那么,中医药究竟该怎样走进数字化时代?又凭啥能列装空间站?
提起中医,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望闻问切”。
望,是观察神色形态,以及身体局部,分泌物排泄物的外观,其中以望面部和望舌为重点。面色发红主热证,面色发黄说明脾气、脾虚、湿困,面色发青主寒痛,面色发黑主肾虚寒、水淤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为正常;舌质淡白主寒、虚,红绛主热;紫青属寒凝血淤,白苔主寒证、表证,黄苔主热证里政等。
闻,是听他讲话的声音。肝病出怒声,容易发脾气,轻易动怒的病人,一定是肝有病;若常自喜笑,那么他的病一定是偏重于心脏方面;脾病则多思虑,除了一般过度用脑,神经有问题外,得病时,比平时思虑还多;肺病忧悲爱哭泣;肾病多呻吟,转身弯腰起身坐下,浑身疼痛,常发哼唷之声,必是肾病体弱。
望、闻之后才问,通过询问患者或陪同人员,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切,最后把脉,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来把这个病因、病灶、病状找出来。
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特有的一种研究和处理方法,所以辩证就是根据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相应的,摆在“数字化中医”面前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实现所谓的传统“四诊法”。
今天上海宝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中医四诊仪。虽然外表看起来像是自助操作机+视力检测仪+电脑显示器的结合版,但人家却是低调、有内涵的厉害角色!
上医宝松堂中医四诊仪融合大量现代科技成果以及众多中医行家的临床经验,由舌面象模块、脉象模块、问诊模块、闻诊模块、数据管理模块、传感器、内置数据处理工作站等组成,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闻诊、问诊整合在一起,可提供中医诊断信息客观采集与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健康状态辨识、健康状态干预调整建议、效果评估、慢病管理等覆盖中医与健康管理体系各层面的技术服务,现已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重大课题研究、中医信息化、中医治未病工程、社区中医项目、中医健康管理、中医健康服务等领域。(本文来源于:https://www.szybst.com/)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