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中国科技网欢迎您!

推荐:福建农林大学环保菌基团队赴连江百胜软件20年砥砺前行,以科技百胜软件亮相2021中国消费品

主页 > 中国科技网 > 资讯 > 正文
>

福建农林大学环保菌基团队赴连江县丹阳镇实践

[提要]中国青年网福州7月16日,福建农林大学“环保菌基”创新创业团队在林碧英教授、申宝营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福州市连江县丹阳镇山边村,于福州市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

中国青年网福州7月16日,福建农林大学“环保菌基”创新创业团队在林碧英教授、申宝营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福州市连江县丹阳镇山边村,于福州市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无土栽培基质情况调研,并与公司举行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

d37593451402648

图为团队于福州市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影

当天上午,环保菌基团队在福州市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调研基质配比与公司的基质使用情况,并了解了如何运用机器生产线将基质混匀、装盘,商讨菌基再利用及产业转化落地情况。在与负责人郑秀玉女士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基质种类,数量的工厂运作方式,并且将高新技术投入到菌基配比中,根据作物需要的温度,湿度,土壤条件选择最适合的菌基配比,从而达到适量高产的效果。

QQ图片20210711183312

图为团队调研基质及工厂化育苗情况

在公司负责人郑秀玉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来到了公司大棚,在大棚中团队成员了解了从播种、育苗、常规管理到成品产出的完整育苗过程,观察无土栽培基质在蔬菜栽培中利用情况。同时环保菌基团队还与郑秀玉女士共同前往两家农户的家中,与农户亲切交谈。在交谈中,林碧英教授与郑秀玉女士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农户,结合当地实际为农户提供种植建议与改棚方式。五六月的福建常常有狂风暴雨,普通的大棚根本无力抵抗,这就导致农户的大棚发生侧翻,倾覆,产量大大减少。郑秀玉女士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一套全新的搭棚方式,大棚四角的钢管变竖插为斜插,增加受力面积,同时加以铁丝加固,这样搭建的大棚足以抵御福建五六月的狂风。在与农户的交谈中,林碧英教授还与多位农户交换了联系方式,方便以后随时解答农户的问题。

mmexport1610607935160

图为团队参观蔬菜育苗大棚

当天下午,环保菌基团队和福州市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在此次签约中,环保菌基团队项目负责人翟挺楷指出:希望能以此够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将高校科技转化并在公司展开示范性应用,将更优质的技术运用于实践生产,提高公司生产质量,助力推动乡村建设。

IMG_256

图为团队与公司签约产学研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后,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林碧英教授及申宝营老师也在公司会议厅展开课程讲解,开展企业员工农业技术培训班。林碧英教授的《环境因子对黄瓜嫁接苗愈合生长及幼苗质量的影响》让团队成员对环境因子对果蔬生长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让企业员工对育苗期间的管理及培育有了更新的认知。申宝营老师的《工厂化育苗场所及装备》结合团队成员在公司所见生产线进行更细致的解释,并展望智慧农业科技将如何进一步推广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团队成员与企业工作人员对工厂化育苗生产有了更深的理解。

IMG_256

图为林碧英教授授课


8417C72B2EFE77AEE6D0B340858F9917

图为申宝营老师授课

在这一次的连江县丹阳镇之行中,环保菌基团队以筑梦红色之旅为主题,进行基质使用情况调研、对公司进行了技术输出。团队旨在推动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出力。团队成员一致表示,实践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真理,尤其在农业方面,更要肯吃苦,肯奋斗,只有亲眼目睹农民生活的艰辛,才能更加燃起服务三农的决心。就像林碧英教授的随口一语:你看我们这些人哪有白的,全是晒得黑黑的,我们也是农民,只有农民才更懂农民,只有农民才能帮助农民。正是有前辈的不断躬行,才有今天中国农业的蓬勃发展,才有我们如今的中国粮仓遍地开花。

本次三下乡活动很好地将团队成员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产中,达到真正转化为成果的目的,激励着他们继续进行长久的实践与探索。团队成员也认为,我们要与农户达成密切的联系,调研发现问题或者农户提出需求,收到需求尽快展开实验进行解决,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与农户实现合作共赢,共筑大国三农!

通讯员:翟挺楷、林华、陈宇轩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旗龙网
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02-2019 中国科技网 版权所有 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